口水 费城故事 电报山的野生鹦鹉们 意大利语初级班 在水上走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atiti
Posts: 254
Joined: 2004-12-25 1:01

口水 费城故事 电报山的野生鹦鹉们 意大利语初级班 在水上走

Post by atiti » 2005-05-05 0:04

在找暑假出去的短期房子,在craigslist上折腾了半天,好容易找到一个差不多合适的,显然跟很多人英雄所见略同,因此目前处在被人挑的阶段,希望不大,又挂着一丝儿,很有些凄惶;又不由得想招租的人挑来挑去,选择越多脑袋越大,也许更痛苦 :-P 这年头谁都不容易呀,还是来吐吐口水算了

前两天看见师太新作里面,主人公义正言辞的(好像用的是“毫无惧色”?)同校长辩论,说一个班半数以上的同学作弊,校方应当反省是自己把标准抬得太高。看得我真是哑口无言(我是不是在滥用成语?),半晌在心里骂了一句,靠,师太也开始怨社会了...

于是想起来看费城故事的时候,有那么一节儿,赫本和她爸的对话。我刚才拿出碟来把这段重看了一遍,还是不能跟上她爸的逻辑:那个老不修沾花惹草,回来参加女儿婚礼,没事儿人一样。赫本看着不忿,顶了几句,被她爸教育说,这事儿我认真想过,还不是因为你一点儿都没有做女儿的样子。a devoted young girl gives a man the illustion that youth is still his; 没有这样的闺女,他就只好到外面去寻找青春。有一个full of foolish, unquestioning, uncritical affection 的女儿,介个非常重要,而你不是。赫本都快气哆嗦了,问他说难道你搞那个小蜜要赖我?她爸义正言辞的说,你是要负一定责任的。我见过的外遇理由里面,这真的是最有创意的一个。
Last edited by atiti on 2005-05-08 23:11, edited 3 times in total.

木头的春天
Posts: 89
Joined: 2003-12-11 12:27

Post by 木头的春天 » 2005-05-05 2:48

我得说,我看到那个当爹的振振有词的讲这个歪理,我都笑得发抖。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5-05-05 8:31

前两天看见师太新作里面,主人公义正言辞的(好像用的是“毫无惧色”?)同校长辩论,说一个班半数以上的同学作弊,校方应当反省是自己把标准抬得太高。
加拿大不是curve 打分的么?
这个理论,是故意装蠢还是真的无知到蠢?不作功课的学生抄袭得了好分数,是对用功的学生不公平,使他们的好成绩贬值成了平常。出卖论文勤工俭学,好比在银行里从每个人帐户里偷十块钱得了一百万,粗看没人受损害,其实人人都吃了亏。师太自己抄成习惯,连别人做枪手也不觉得无耻。操守两字为何物,竟是不知道的了。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tiffany
Posts: 24710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5-05-05 8:47

师太的操守观一向是合适她就用,不合适她就不用。量人极严,待己很宽。
小k你又84今天才知道,怎么震惊成这个样子?
乡音无改鬓毛衰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5-05-05 8:53

不,我觉得她原来就是喜欢踩踩劳苦大众自命清高,没那么糟糕。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tiffany
Posts: 24710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5-05-05 12:25

这个也就是往前走一步,我们恭喜师太她老人家又上了一层楼。
乡音无改鬓毛衰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5-05-05 15:15

话又说回来,伊现在胡说的明显比较荒谬,文学女青年们看了付诸一笑,不至中毒。不象她年轻的时候编排的精神鸦片,一拨拨的毒害出以家明为最高纲领,以糖爹为最低纲领的自恋小白领。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Elysees
Posts: 6758
Joined: 2003-12-05 13:10

Post by Elysees » 2005-05-05 15:57

我这几天一直想找一篇从前不知道哪里看到的论家明是gay的文章,那篇写得叫一个有理有据,看得我深以为然的,居然忘记保存下来转给广大群众看,真是遗憾。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atiti
Posts: 254
Joined: 2004-12-25 1:01

Post by atiti » 2005-05-05 22:24

哎,我为了看一个电影儿,耽误了招租人的"phone interview",看完电影儿出来再打,找不拙人咧~~ 只好留了言,又陷入等电话的被动局面。

不过电影儿还是好看的,"Wild Parrots of Telegraph Hill"。是一个同鹦鹉有关的纪录片儿,非常,嗯,有人情味儿。虽然有的人情味儿,我觉得同那个主人公的性情有关,我的意思是说,你如果用,嗯,更科学的态度来解释其中的一些现象,不一定那么有戏剧性。 但是并不觉得介意。我觉得小制作的好处是在平和,真挚,即使是洒狗血,如果洒的很诚恳,也可以好看的。

哎,为了打破我两分钟查一次email,五分钟刷一次craigslist的强迫症,再口水几个电影儿吧。

Italian for beginners 这好像是我看的第一个Dogma'95的电影儿。借的录像带,开始的时候不太习惯,因为画面质地感觉不像电影,倒像reality show。耐了几分钟的性子看了下来,还是很有回报嗒。好看程度算是我那一阵子的local maximum。我记得从前看见道格马的规矩的时候还觉得是不是太教条了(废话,人家自己都直接用了dogma这词儿了。好吧,我是有点儿腹诽是不是有点儿做作)。但是整部片子看下来,开始意识到这些规矩的好处。一方面是有点伪纪录片的感觉,减少隔阂――实际上,比有些涂眉画眼搔首弄姿的真实秀感觉要更真实。另一方面,把一些漂亮的皮儿去了,能比较集中精神在内容上,对拍的人和看的人都是这样。

walk on water 。

Image

该男主人公我在哪里看见是以色列男一号那样的人物(我统共看过两部以色列电影,都是他老人家主演)。有人说他是以色列的clive owen,也看见他的粉丝说这种说法辱没了他。从海报上看,长得是有点儿像,电影儿里面倒不太觉得,不过都属于我喜欢的类型 (真含蓄我,主要是大庭广众的喊浩特浩特还有点不好意思 :oops:

算啦我不花痴啦。电影我觉得是不过不失,还算好看。冲突偏见,仇恨遗忘,爱与原谅,这些主题写得好都是可以很出彩的,电影的处理觉得碰到了很多地方,但是总觉得还差点什么。我很偏见的觉得同导演是随父母移民到以色列有关系,旁观者固然容易更客观,但是也往往少了当事人的纠缠不清。不过因为里面的演员都很经看,所以还算喜欢。
Last edited by atiti on 2005-05-08 23:04, edited 2 times in total.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5-05-06 8:24

把一些漂亮的皮儿去了,能比较集中精神在内容上,对拍的人和看的人都是这样。
Italian For Beginners 我也看过,挺喜欢的。怎么说呢,我喜欢看漂亮皮儿,即使以辞害意,害的好到底有个辞可看。这片子纯讲人与人的关系,虽然看着象原材料,剪裁的很好,故事一处没拉下,除了摄影灯光化妆,叙事手法不算粗糙啦。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atiti
Posts: 254
Joined: 2004-12-25 1:01

Post by atiti » 2005-05-06 10:18

Knowing wrote:即使以辞害意,害的好到底有个辞可看。
嘿嘿,那你喜不喜欢英雄,喜不喜欢飞刀

tiffany
Posts: 24710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5-05-06 10:28

这个问题好,我在这里静等着小k回答
乡音无改鬓毛衰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5-05-06 10:48

那是害的不好的。必是大堆大砌就算好?同样失败的堆砌还有很多好莱坞史诗片。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tiffany
Posts: 24710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5-05-06 11:14

原来小k对辞的要求比较高
乡音无改鬓毛衰

atiti
Posts: 254
Joined: 2004-12-25 1:01

Post by atiti » 2005-05-07 10:45

我很死缠烂打的问,啥样的是害得好的涅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5-05-07 15:35

<花样年华> ; Steven Holl 's buildings; Manolo Blahnik shoes.
Last edited by Knowing on 2005-05-07 15:42, edited 2 times in total.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笑嘻嘻
Posts: 23313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5-05-07 15:39

重庆森林算不算?
云浆未饮结成冰

tiffany
Posts: 24710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5-05-07 15:41

troy?
乡音无改鬓毛衰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5-05-07 15:44

重庆森林 has a little bit of substance to it.
Troy counts.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atiti
Posts: 254
Joined: 2004-12-25 1:01

Post by atiti » 2005-05-07 20:34

这样看来,每个人钟意的漂亮皮儿也不一样。譬如troy,怎么给我感觉根英雄差不多呀?区别是英雄我受不了的地方想翻白眼儿,troy我受不了的地方比较有娱乐性,比如每次仰拍小布同学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毅状的时候。到最后就记着里面儿的男生衣服好看了。

其实也有点儿说远了。我本来想说的意思是,比如从前那个时候好莱坞女影星的黑白大头照,好看是好看,但是都跟用化妆品ps过一样,而且好像都可着劲儿的往一个方向画(不知道是不是那个时代主流审美标准),如果不是因为原来的骨架长得不一样,大概能都画成一样。(有没有人看过全不知游绿城?) 反而没有太阳底下缺了牙的老婆婆脸上的皱纹儿好看。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5-05-08 16:40

我说的漂亮皮儿,是指作者一味沉浸于形式,不注重功能实质。形式如果美的比较有originality, 或者细节做的特别完美,才能算可取。要是十面埋伏那样拍竹林就拿电脑把镜头刷绿,拍下雪就刷白,我们从红高粱起看了无数遍的调调,实在是比较lame 的。troy 拍的,就是一给女人看的baywatch, 一群肌肉男打架,这样的片子还是不多的,得创意分。要是多了,也就不值钱--后面的模仿者不值钱。
太阳低下缺牙皱纹老婆婆,要是我们家常拿相机一拍,也不见得就好看。还是得好的摄影师抓住好的神情瞬间值得看。美女,小孩和狗,普通人也容易拍的吸引人,这就是主题比较容易讨好。美是有一个普遍标准的,一味滥用现成公式炮制出来的,就是俗套。能扑捉个体差异的创作,叫艺术。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tiffany
Posts: 24710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5-05-08 17:20

我老早就讲过么,张导演没有想象力,hence lacks originality
乡音无改鬓毛衰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5-05-08 18:13

转一篇。
英雄无觅处
作者:王崴

最近大荧幕上很有三国时期的架势,天下大乱,‘英雄’群起。

我是个很随众的人,一般名头响的电影都会附庸风雅地找了来看。即使有的时候比大家慢了半拍。

这几部片子的观看顺序如下:
《卧虎藏龙》,《英雄》,《天地英雄》,《角斗士》(The Gladiator)

或多或少都是关于英雄的故事,有的更加是把这两个字打在片名上,所以捆做一堆说说。还有一部很热的,《最后的武士道》,很不幸,因为得了感冒,不敢去人多的地方,留做下次有精神了再说。

《卧虎藏龙》是始作俑者,先声夺人,一路吆喝到奥斯卡,一步之遥,差一点抱了最佳导演奖回去。颁奖唱名的时候,看见李安坐在台下神情自若,很有点李慕白的潇洒出世劲头,其实他心里有没有打鼓是很难说的,毕竟这部片子除了热闹还有一些难以量化的,只属於东方的东西。

东方人喜欢模糊概念。几千年前,老子说道。道是什么东西?不可道,说出来就不是道。於是五千字的道德经,珠之走盘,不落一点。再过一千年,六祖说禅,也是要禁声,只管在外围造声势,一接触到核心就一退千里。类似的模糊无处不在,慢慢演变成东方人的处世哲学。中医下药几钱几分是随手写下,西人做饭却是拿着量杯的,你能说这不是东西方的差异?

《卧虎藏龙》更加讲究雾里看花,只可意会的东西很多,刀光剑影的包裹下是一席温润如玉,不可触摸,远观都嫌亵渎。很难说西方人看得明白,李安聪明处在于把《卧虎藏龙》拍成了自助餐,中国人看了触处机来,暗自叹息。西方人看了大脑跳舞,起立鼓掌。各取所需,两边讨好。

后来《卧虎藏龙》很是被国内媒体讽刺了一下,大抵是看不惯李安拍武侠拍到洛杉矶星光大道。就好像金庸凭了《鹿鼎记》去拿诺贝尔,众人大骂老外不识货之外,自己到底也是酸溜溜的。

其实《卧虎藏龙》算不得纯粹的武侠片,就好像《东邪西毒》不是风光片一样。《卧虎藏龙》还是扯了点文化上的东西,不多不少,刚好到大家乐意捉摸却不厌烦的程度。

《卧虎藏龙》在美国的票房很好,在国内据说不大好,但不捧场归不捧场,热闹还是要凑一下的,想不到张大导演亦不能免俗,跟风拍了《英雄》。

《英雄》讲故事的架势跟李安一样,但可惜抄乱了,画了一张皮而已,外型柔媚,内心险恶,看过之后我头皮发紧。

《英雄》讲刺秦,却不是荆轲故事,初闻此信,很是欣喜了一回,荆轲份量本就轻,因为太史公的荐书,枉做了几千年刺客代言人,确实委屈了身后的一干好汉。

张导演手中的无名,当是他心目中的刺客。开场一句:人若无名便可专心练剑。有锋芒毕露的禅意。我一耳朵听到,就暗道一声完了,到底是走了古龙路线,神经兮兮地媚俗。果然,英雄越看越飘,明明一辆排气量一点八的小本田,张大导演竟一路开到一百迈。驾驶员底气再牛,架不住车小风大,看的时候,手里很替他捏了一把冷汗。

但终归是大导演,拍戏形散而神不散,在故弄了很多玄虚之后,终於抖出包袱,亮出主题。大概的意思是大家要做良民,不可以随便造反之类。一身之轻何以跟帝王的装甲部队相比?最后一定是死的很难看等等。於是结尾把无名射成刺谓,算是惩戒后人。虽然是盖着国旗行了国葬,秦王在中南海掩面痛哭,倒好像跟这个刺客有了兄弟般的阶级感情,其实也不过是骗骗观众而已,这么多年耳熏目染下来,但凡有二两脑子的人都知道,失败者就是失败者。

张导怕大家看不明白,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又打了一遍字幕做了总结概括。其实大家都是明白的,只是掏钱上电影院是不耐烦你来教育人的。

至於画面,那是大家津津乐道的,想来也是,主题已经破烂不堪了,再不花点精力说说艺术手法,也确实对不起背后的这许多大师。

我父母跟我提起英雄,异口同声地说:拍的真好!那剑一下子把笔筒刺破,咻!

一部汇集这许多人精的电影如果只让人记住这些,不敢说失败的,不成功却是真的。

看了《英雄》,想起水浒。世俗的胡同这么窄,不容你转身,热血和野性总是按照朝廷的意思找到了断。英雄的宿命就是上殿十步者,死!

其实这本不是我们的英雄,这是你们的英雄。

《天地英雄》刚出时,在声势上是跟《英雄》打擂台的。我拿到碟片的时候,仔细看了英文译名,原来是译做《天地勇士》(Warrior)。这让我对其马上好感倍增,直觉上这应该是个老老实实的商业片。后来证明我直觉没错。

演员表出来,姜文用拼音写做文姜,我没反应过来,还以为是齐桓公那个艳名四播的姑姑,后来才知道是要跟国际接轨的。不过看到姜文还是很高兴,我知道他为人很牛,不牛的片子是不接的。

《天地英雄》,老实说,没有什么可说的,看个热闹还是不错的。它无疑是聪明的,躲在《英雄》后头出场,大家已经见识过什么是名不符实,抵抗力指数明显提高了很多。说到这里很替张艺谋委屈,《英雄》若不是姿态搞的太高,应该比《天地英雄》更加讨好的。

姜文在每部片子里都是戴面具的,这部也一样,铁血硬汉,侠骨柔情,怪模怪样。

说起姜文,我对他的一部电影印象最为深刻:《大太监李连英》,和刘晓庆演的。可见他俩当初确实情投意合,以至于留下这么多所谓见证。

那时姜文还年轻,二十几岁的样子,一口河南口音演李连英,确实好,好在那个踏实劲儿,都不象姜文了。刘晓庆在里面还是演慈僖,不过看得出,刘晓庆收敛得很,完全给姜让路,其实刘的性格要张扬起来,实在可以跟姜文平分秋色的。所以满场都是姜文一人儿在演,不过姜文那时不抢戏,也不夸张,倒越发显得古直内敛,十分耐看。说耐看并非指电影,而是指他个人的表演。当然这也有角色原因,一个太监,如果楞得跟愤青似的,只怕早就死了十七八九回了。

姜文后来的电影,说实话,电影越来越耐看,但他个人的表演,越来越不耐看,都是那么个味儿。我一直觉得,说一个演员要有自己个人魅力,但绝不是说,一个演员演什么都一个儿味儿。这还不毁了,大家只要不是追星族,掏钱上电影院总不是光看你一个人的。

《天地英雄》也是这样,打上了“姜文制造”的字样,赵薇作为花瓶只起到了养眼的作用。有姜文的电影女主角几乎就是花瓶,不过也难怪,现在姜文也是姜文老师了,谁还敢给他叫板?还想不想混了?

里面的日本演员却很出彩,脸上有不张扬的坚韧,看到最后感觉比姜文牛。终於打破姜文在自己片子里永远都是最牛的神话。

《天地英雄》的画面没有《英雄》那么讲究,说到这里插一句,张艺谋对色彩很有感觉,他喜欢把每部电影都当成调色板,从《红高粱》到《英雄》。

整部电影看得我有点晕,这跟它的画面没有层次感有关。背景音响比较杂乱,好几次听不懂演员说什么,当然,这个很可能跟我买的碟片质量有关。当男人们打来打去的时候,我竟然听到了那熟悉的打击乐,可见《卧虎藏龙》的影响是巨大的,天下文章一大抄,不知道谭盾听了该怎生得意。

在讲故事上,《天地英雄》比《英雄》老实柔和,甚至在密不透风的画面冲击下,还有时间让我进行了思考:一个巴掌大的舍利子,明明一两个武林高手就可以快马送京,为什么偏偏要用一驼队的妇女儿童拖泥带水地护送。想了很久,没想明白。

这部片子看了就看了,跟文化啊还是精神啊什么的搭不上边儿,除了情节上稍显幼稚之外,作为商业片算是成功的了,起码比好莱坞70%的片子好。

最后说到《角斗士》。

看《角斗士》的那天晚上,时钟已经指到十点,碟片上说,片长两个半钟头,我第二天还要上班,想着看半个钟头就睡好了。《无间道》我都能分三天看完,我是有这个本事的。

结果那天我凌晨一点才睡,一口气看完,好像读到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停不下。

《角斗士》拍得比《天地英雄》还老实,看名字就看出来了,老实得都有点朴实无华的意思了。《天地英雄》最后还借助佛祖显灵,跟民间故事一样神道。《角斗士》除了复原古罗马大角斗场,几乎没用电脑。

看完之后,感叹半天,本来不想感叹,怕潜意识里的自己指责是崇洋媚外。但忍不住,感叹了很久。

这样的英雄我们也有啊,我们三千年前就有,一大把,血是热的,泪是冷的,说出的话是快马一匹,做出的事是雪落云飞。怎么躲在古罗马成就了别人。

张艺谋看了这片子不知什么感想,不脸红我就替他脸红吧。

人家的英雄把罗马送回人民,他的英雄把人民送回独裁;人家的英雄手刃仇人,他的英雄被兵不血刃;人家的英雄热闹健朗,他的英雄一片天真;人家的英雄胳膊粗,他的英雄骨头软。

看了《角斗士》就开始难过,回过头来更加鄙视《英雄》。

《角斗士》在宣扬人性里的东西,勇敢,真诚,坚强,仁爱。跟到了水泊梁山似的,一派活泼泼的草莽气。看的时候,大半夜的也令人神旺,天性里带来的东西在胸口跟着呼应。

关了电视也想了许久。为什么自家电影里的英雄好像屡试不中的秀才,透着捉襟见肘的穷酸气?难道一定是导演的问题?

也许东方的英雄都有了点圣贤的味道,想的太多,背负的更多,作为榜样,不能不管不顾。张艺谋写了‘天下’二字,其实就是要把他的英雄往忠烈祠里树的意思。而不带圣贤味的英雄是西楚霸王,是梁山好汉,是闹天宫的猴子。那是世俗的魔,不能大张旗鼓地学。要立典型,没规矩是不行的。

西方的英雄跟圣人不搭界,身上倒多了烟火气。就好像一言不合,拔枪便射的牛仔,只图自己痛快,不管世间喜乐。这样的英雄在东方人眼里,大概是野人,是莽汉,英雄人物怎可不先天下之忧呢?真是要翻天了。

我比较喜欢西方人表述的英雄,好像春秋战国的那股元气一直徜佯到今天,是活的,是蛮横的,透着那个精神。尽管张艺谋要反对的正是这种不与时俱进的英雄观,但还是让我不合时宜地保留吧。

於是看了很多英雄的片子,数了数,也就《角斗士》正儿八经地说了个英雄吧。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5-05-09 6:12

他这么一说,我倒明白我为什么不待见Gladiator和Kingdom of Heaven了。我倒不要求他遵守历史事件的真实,可是我对历史人物心理的真实有点要求。他的历史人物成天满口现代社会的理想和主义,这才是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的理由。在Gladiator里,Russell Crowe 大力宣扬现代美国的民主自由那一套;在KoH里面,Orlando Bloom简直是政治正确的代言人,让我想起Rodney King的话"Can't we all just get along?" 太过份了,Ridley Scott明明是英国人,想事儿却那么俗,比美国人还美国人。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tiffany
Posts: 24710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5-05-09 7:58

well, he did shoot this HOLLYWOOD epic
乡音无改鬓毛衰

Gigi2
Posts: 60
Joined: 2004-06-30 14:40

Post by Gigi2 » 2005-05-16 11:35

蚕宝宝,这还是我第一次看您老人家一口气说这么长的文儿。过瘾过瘾。
您从来都是八卦名人历史引经据典的文儿多么。
爱情, 来了又去, 只有猪肉卷儿是永恒的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5-05-16 13:02

silkworm wrote:转一篇。
英雄无觅处
作者:王崴
Gigi. :oops: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