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阿雷的故事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原创]阿雷的故事

Post by Jun » 2007-03-02 13:18

认识阿雷是在本地的一个新闻界亚裔女性协会办的一个活动上。我那时的工作只能擦边地勉强跟新闻界沾个边,但当时正处在过渡性的仓皇时期,年纪又轻,所以加入了一些瞎七答八的社团和协会,混在面目模糊的陌生人中打发时间和过剩的精力。那次的活动其实就是找借口聚餐,周日早上,一群白领文字女工们在唐人街一家门面颓败的二楼饭馆吃广东早茶。

阿雷正好坐在我旁边,便攀谈起来。她是一圈在座者中唯一的洋人,褐色的短发,苍白狭长的脸,带一副无框眼镜。我咬了一口半凉的虾饺,暗自嘀咕她会不会有八分之一的中国血统什么的,又有点不好意思问,她已经自我介绍了。原来是协会里的干事带来的,她们在外交部的新闻情报司同一个办公室做事。阿雷有一定中文程度,听说读写都可以,她还把自己取的中文名字,按照跟她的英文名谐音的"雷",写在餐巾纸上。不记得是谁提起围棋,我说会下一点但是很烂,阿雷说她也是,于是我提出以后找时间下着玩儿。我猜想她跟我交朋友是想练习中文对话,因为平时没机会用而开始生锈了。我们当时都没想到这个交情会持久历经未来五六年的变迁。

我们约了周末在一家德州式的法国咖啡馆见面,但既定的任务很快被甩到一边。阿雷跟我没能练习成中文,她说话速度很快,滔滔不绝,而且我们总能接下对方的茬儿--这是我交朋友的唯一标准,而那时候我又很缺说话的朋友;大量的念头急速地从嘴里流淌出来,我们只好承认还是用英文通畅。围棋也没下成--两个说话投机的女人在一起交心的乐趣早把下棋挤到天不吐了。

我在中国的时候,正是一些"热爱中国"的洋人开始跑到北京上海的大学学习中文,同时泡泡中国妞儿,业余上上中国电视耍宝的年代。没想到却在美国遇上这样一个洋留学生。阿雷本来在Johns Hopkins安安份份地上新闻系,在九十年代初因为偶然机会去亚洲旅行,一下子忽然爱上了当时还算闭塞的中国。"我走在南昌和武汉的街上,四处扔了点垃圾什么的,脏兮兮的,耳边全是听不懂的话,周围都是陌生的人。可是这些都不要紧,我就觉得一切都这么亲切,好像我上辈子就是在这些大街小巷里混过来的。"

你若以为阿雷跟我做朋友是想挖掘关于中国文化和传统的秘辛就错了--在这方面我根本是个差劲的资料来源,实际上是我挖掘她的故事。她是个热情外向,口无遮拦的人,一来二去就把身世给倒出来了。她在南京当过一年外国学生,学中文,在南昌教过一阵子的英文,回美国后给自由之声(是叫这个吧?)电台工作过。后来进了State Department,收集一些中国报纸新闻,汇总成报告;同时编辑内部文件和通告发送给美国驻东亚的各大使馆领事馆什么的。我们刚认识的时候,她的梦想是拿到派驻中国领事馆的名额,在沈阳,广州,或上海住上两年,同时也能复习复习中文。北京就别想了,大使馆难进得很,没有特别高级的地位关系网和seniority是搞不到的。

那时候,她刚结婚,幸福地伸出无名指给我看深绿色的戒指:"我和史第芬结婚不到一年,还得算新婚呢。"阿雷的罗曼史听上去也颇曲折。跟传闻中的男性洋学生相反,她在中国留学日子里,并没成为受人追求的香饽饽--"他们只想跟我练习英文对话。"她悻悻地说。或许因为九十年代初的气氛和风化还比较保守,中国未婚男见了腐朽资本主义社会来的洋女只觉得可怕。反而是回到美国后,她跟几个不同背景的中国人谈过恋爱。最持久的一次是同一个中国留学生,谈了三年,都订婚了,就在结婚的前夕,未婚夫瞒着她跑回北京去了一个礼拜。她发现了去质问他,第一句就问:你回去干什么了?是不是去相亲?未婚简直惊呆了,她猜得一点不错。相亲不成,本来想瞒着她好好地结了婚,这下子捅破了窗户纸,他还想恢复原状,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过,但她并没有留他。阿雷是个黑白分明的人,脾气倔,不肯妥协,两人就散了。

她是那种主动性强,积极进取的人,在工作上生活上都不会坐等机会敲门。可以算个阿尔法女吧,只是没有阿尔法男喜欢踩别人的坏劲儿。她还向我传授了不少登报征友的经验,可惜我胆儿小,一次也没实践过。她说:其实我自己过得挺好,工作顺利,生活充实,跟我母亲的关系也前所未有的好(他父亲前些年去世了),什么都不缺。我就跟自己订下条约,如果到了三十五岁还没有结婚就不往那边操心了,去中国领养个女婴,安安心心地三代女人一家过日子。

可就在三十四岁时,她遇到了史第芬,两人快速地堕入情网,三个月就订了婚,一年之内就结婚了。史第芬是马来西亚华裔,在英国上的大学和研究生,除了血统以外跟中国其实不沾什么边。我去拜访她时见过史第芬几次,一个没有悬念的亚裔男,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也看不出特别出色的地方。或许是内向,见了我点点头便躲到一边去了,话少,偶而对时事发发牢骚,基本上就是本地的知识分子对现实和政局的萎缩无力的不满那一套。我对他没有什么印象。

认识不久时,阿雷常跟我抱怨工作之无聊,花两个钟头做完一整天的工作,无所事事(政府工啊,都是纳税人的血汗养着的);同事要么上网消磨时间,要么午饭一吃就是两三个钟头,顺便逛街,她就拿这时间干两件事:一是四处联络各级领导和关系网寻找驻中国领事馆的空缺,二是写她的小说。她的精力让我羡慕,家有一夫二狗需要照顾,奔波找新职位,还搜集资料写一部关于中国的小说。她的小说竟然是关于太监的!(我笑她口味是典型的西方人猎东方的奇。)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辛亥革命刚结束不久,一个单身美国女人同一个失业的前太监之间的友谊。世纪初的美国女人,单纯无知来到中国投奔在驻北京外交部门的未婚夫。岂知所托非人,未婚夫外面养了个小老婆,而且是个本质不好的烂人。

女主角的经历自然让人联想到作者,但是阿雷似乎着意把她刻画成纯洁天真,性格委婉的类型,跟她自己的个性并不接近--或许,她并不觉得自己性格强硬,在她心目中自己是个挺温柔的人。或许女主角的经历,从涉世不深,被独自扔在陌生的国度和人群中,到慢慢学会坚强独立,变成一个自信自立的世纪初的女人,的确有自传成份。让我好奇却始终没弄明白的是阿雷把女主角的爱慕放在一个不可能回报的人身上,在性爱的立场始终是模棱两可的。我追问她却不得要领,她提到过曾经跟一个"疑似弯男"的人谈过恋爱,但是跟"疑似弯男"交往的经验实在常见得很,恐怕多数女人都能举出一两个实例。

小说里的另一个男人,却让人好奇。一个冷酷自私的洋人,他事事替自己打算,等不及洞房夜便先下手强暴了未婚妻;养的二奶被未婚妻发现了只是冷笑--你已经是我的人了又没有收入只能依靠我生存,你能怎样?虽然是老时代的男人,也并没有听说过骑士精神但是阿雷笔下这个大反派在我眼中最为真实,一个阴郁而且复杂的黑洞,似乎有自毁倾向,跟其他坚强向上的正面人物完全不同却更有戏。我建议阿雷多挖掘一下这个人物,却被她一口拒绝。她说,这个反角的原型是她的亲哥哥?

我从没听说阿雷有个哥哥,而她一早提起她的寡母和孪生妹妹。阿雷冷笑着告诉我,她哥哥是家里的黑羊,从中学时就"轧坏道",从来没有做过一天的诚实工作。先是从父母那里诈了不少钱,直到父母受够了他那一套,连劝带骂怎样交涉都不能使他走上正路,他便彻底在外头自己混,据说也有些不法行为,但阿雷不想知道。他们父亲去世后,他拿了自己那一份遗产,跑到欧洲去"闯荡"要"发了财回来给你们看。"此后他极少消息来,每次来信必然是要钱的借口。他的扯谎本事极高明,而且完全没有羞耻心。他可以面不改色地利用别人,榨干他们最后一滴好意,一转身拿出受害者的姿态,他完全是无辜的清白的,只是命运多舛,总是落难。

阿雷气愤地回忆起压断骆驼背的稻草:我同他一向交好,家里其他人都跟他断绝关系时,只有我还同他通信。他跑路之前来找我,我还从自己的储蓄里"借"给他一笔钱。小时候他被父亲骂,赶出门,大家都受不了他,是我去反复替他求情。他老说我俩最亲,他在需要利用人的时候,嘴可甜着呢,一拿到好处立刻连你姓什么都忘了。当我跟史第芬在伦敦结婚时,我特别想让哥哥出席典礼,邀请了他,给他寄了路费,告诉他一切费用由我承担。他信誓旦旦地保证"我就这么一个妹妹,父亲不在了,怎么也得挂在家里男人的胳膊上走进礼堂吧?"结果呢?Nothing。一个字也没有,让我白等一场,在我一生里最开心的大喜日子浇上一瓢冷水,完全没出现。从此我对他彻底失望,我再也不要见他的面。这人倒也神奇,并没有就此人间蒸发,两年后又出现了,据说在土耳其,还进过监狱,似乎跟使用和贩卖毒品有牵连。给母亲写信诉苦说生意失败了一文不名,又榨去了一笔钱。

我听得眼都直了,简直是教科书里跳出来的活生生的sociopath,阿雷撇撇嘴耸耸肩:"我们家的人这里都有点问题。"她指指头。"全家都吃抗忧郁症的药。"我忍不住笑起来,看来真是命运了:我交朋友不自觉地专挑有忧郁症倾向的性格,简直比DSM-IV还灵。可是啊可是,她绝对是果断外向主动出击的个性,一点也不敏感细腻,从外表看无论如何猜不到她有忧郁症。她说大学毕业后,本来好好的,不幸得了一场大病,住院,很严重,差点死掉。身体恢复后,突然精神就垮了,完全木掉,不能照顾自己,什么也不能干。看了精神科医生,吃了抗忧郁症药,竟然慢慢恢复了正常。不过需要长期地不间断地吃药。她曾经尝试过停药,过了一段好日子后,忧郁症卷土重来。当时她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急速往下掉,但找不到主治医生,便自己跑到医院要求住院观察,呆了三天稳定了吃上了药才出来。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后来才读到serotonin receptor的研究发现,忧郁症的发病是先天基因缺陷和后天诱发事件叠加的结果,而后天诱发事件除了突然的精神打击(如失业破产,失去家人爱人),也可以是严重的肉体疾病。其实精神上和肉体系膕tress都是生理化学反应,没有本质区别。遇上了先天和后天的双重命运,即使是天生开朗的个性,也会掉进沟里爬不出来。要说运气好,总算生在现代,要是没有SSRI,tricyclics,那几样救命的药,她这个人就废了,我也交不上这么多好朋友。所以精神卫生和对心理疾病的偏见是我的一个痛脚,遇到不明就理的人们对这方面话题的恐惧和回避,尤其是对治疗中的患者进行"思想教育"或者一律划为人格缺陷,或者认为任何精神疾病都是羞耻的,我就肝火噌噌往上冒。

阿雷这个人从外面看,精明能干,八面玲珑,我无论如何想象不到她会有忧郁症。那时候她为了找到派驻中国的职位找了无数关系求了无数人,在外交部错综复杂的官僚迷宫里转了无数圈,走了无数冤枉路。难怪在政府机构呆久了的人,活力和能动性都被磨光光了,让人想想都打寒战。但是经过一年多的折腾和几次失之交臂的机会,她终于找到一个理想职位--在美国驻台湾"办事处"当新闻参赞。其实跟大使馆一样,但是因为没有正式外交关系,只能叫做"办事处"。她兴高采烈地收拾东西打点事宜,政府替她把家搬过太平洋。

"那么,史第芬呢?"我问。

"他跟我一起去。"

"噢,做外交官家属的悠闲生活。"不知为什么,我发现自己话里有一丝讽刺。一定是嫉妒了,我想。

"反正他现在也没工作。在那边正好可以学学中文和自己的祖上传统文化,在同胞里浸染浸染,别跟个纯洋人似的。"我知道他跟阿雷结婚前已经Ph.D.毕业了,是个没用的文科学位,找了一阵子的象牙塔职位,当然无声无息。跟阿雷结婚以后似乎在工作上一直没什么动静--谁知道呢?夫妻之间的事。只要他能让阿雷开心就好了,如果花钱能买到幸福,这钱花得值。阿雷是爱他的,好几次同我说,跟史蒂芬在一起总能学到新奇知识,从品酒到历史,洋洋世界在他口中如此神采飞扬,让她钦慕,眼中的光辉闪闪动人。

临走前,她交给我十瓶红酒,死沉死沉的,说是史蒂芬的珍藏,带不了,请我帮她存放两年。"希望对你不是大麻烦。"她说。"不麻烦不麻烦。"我赶紧答道,不是没有点私心的--有了她的好酒做"人质",至少可以保证她回来时还得联络我有得朋友做。

阿雷在台湾当新闻官的那两年我们只有零星电邮联络。她无意掉落的只言片语让我羡慕死了:华剩顿邮报的驻北京记者向她套人事变动情报啦,CNN人员在新闻发布会前后掏新闻啦,啥啥的,真是威风八面哪。她抱怨上司可恶弄权不干活搞得所有职员都疲于奔命,同时却已经联络上一个纽约的出版代理人愿意代表她兜售她的太监历史小说,她还开始收集资料打算写一本关于茶叶的书。我问:你晚上不睡觉嘛?但她几乎完全没提起史蒂芬。

三年不到她就结束那边的任命回到外交部等候安排下一个工作。我赶紧约了她见面,接交那几瓶酒,同时打算狠狠地叙叙旧。在她的新住所门口重逢,她样子没变化,牵着腊肠狗过来跟我拥抱。我指指狗,"路卡梅还那么贪吃?"她摇摇头,"这是咪咪,路卡梅在台湾去世了。"我停下来看看她--嗯,或许我的第一印象不准,似乎有些地方不同了,她似乎有心事。。。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是她没多说,只告诉我在恶老板手下度日如年的痛苦和逃离苦海的解放,外交部人事部门匪夷所思的官僚和无能,她的新小说计划,等等。

沉吟半晌,她忽然冒出一句:"我打算近一两年离开这里,搬到新西兰定居。"我吓一跳。怎么刚回来就要走?

"我对联邦政府工作已经厌恶透了,都是内耗和窝里斗,想干点事的人要么给活活憋死,要么棱角都磨干净。华盛顿满街的都是削尖脑袋往上爬的虫子,斗啊斗。你还记得吗?我一直想领养个孩子,但是现在这个状况,在这地方是不可能的。"

我问:"史蒂芬呢?他若有工作了,你们俩一起养个孩子还是可以负担的吧?"

"史蒂芬正在上网络设计课,一两年可以拿到证书,但就算这样,工资还是不多,加上我做了妈妈就不能没日没夜地工作了。"她摇摇头,"而且我越来越觉得美国的政治和人文环境实在让人厌恶,受不了,我不想让孩子在这样的地方成长。"

我给她打气:"再熬两年布十他们就滚了。。。"

她摇摇头,低斗看看在她脚边钻来钻去的咪咪:"我真厌烦了这种神经紧张的生活节奏和高消费高压力的环境。什么都贵,谁能负担得起本地的房价?我想多花些时间在家照料孩子,如果时间都花在拼命赚钱把孩子扔在daycare,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看看堆满杂物的小公寓,想起她跟丈夫合用一辆车而迟迟不买第二两,忽然起了疑心:阿雷现在手头紧?我刚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赶在本地地产疯长之前置了业,出国之前又整修了一通,我一直以为她理财有方,怎么。。。?

"那么史蒂芬愿意跟你去新西兰定居吗?"我问。

"当然,"她说。"去年他在新西兰旅行了四五个月,南北岛都转了一圈,也很愿意到那里定居。"

"四五个月?他一个人?"

"当然,我在台北疯了一样地工作,你简直不能想象在那个恶魔老板手下有多恐怖。他们求我呆满三年再走,但我可受不了了。你想为什么他们缺人?没人愿意到驻台办公室去以为这家伙早已臭名。。。"

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难道不正是她最需要精神支持和生活协助的时候?我心里涌起对史蒂芬的不满和不屑。可这还不是最糟的。

阿雷说:"我仔细打算过了,我可以打打半工,在家替人写稿什么的,一边照顾孩子,史蒂芬可以工作养活我们。新西兰生活水平只有这里的一半不到,加上我卖掉房产的盈利,应该是没问题的。等孩子大一点,我准备去学针灸。"

"这下子史蒂芬可得挑起养家重担了。"我尽量用不太讽刺的口气说。虽然我跟他没有谋过几次面,却似乎对这种人的性格颇熟悉。希望是我猜错了。"你过去好象说过史蒂芬不想要孩子的,他被你说服了?"那还是我刚认识她的时候,孩子一直是她替自己描绘的未来图画中重要的一笔,但史蒂芬一开始就相当抵触。不用解释我也猜得到他抵触的是照顾孩子的麻烦和对他的舒服日子的影响。

"他答应了。"阿雷说,但口气并不开心。"但是他坚持不要领养亚裔孩子。"说到这里,大概看到我脸色变了,她赶紧解释道:"史蒂芬最想要自己的亲生骨血,说他觉得很难跟领养的孩子发生感情。但是我说我都过四十了,生不出来,要生也风险太大,他只好妥协。但是他很。。。在这方面他是很种族歧视的,他只愿意领养非亚裔的孩子,最好是金发碧眼的白孩子,哪怕是黑人孩子也可以考虑但绝对不要中国人。"她扭过头,或许知道我在拼命压住涌到嘴边的骂人话。

脏话终于没说出口,我尽量策略地说:"记得我们刚认识的时候你说打算到中国领养个女婴的。"

"是,而且我在台湾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我认识一个社工,打通了关系,她可以帮我简化程序,只需要正常的一半费用和时间就能领到个女孩。但是史蒂芬有很强的种族歧视观,他一直跟父母关系很不好,在马来西亚长大和英国求学的经历给他很深的自我否定的倾向,他觉得身为华裔/亚洲人很羞耻。他一直包袱很重。"

你在替他找借口。我想但是没说出口。还用我说吗?她比谁都清楚。"在美国领养孩子可麻烦多了,也贵多了,那么多白人夫妇都领不到白人小孩。"我指出实际困难。

"可不是,我叫史蒂芬自己上网去查价钱和等候时间。他才知道领养个美国白孩子有多昂贵。钱也不是树上长出来的。"

"而且东欧国家都关门不做领养生意了,找个白孩子现在可难着哪。"我松了松口气,让热辣新鲜的讽刺哗哗流出来。

我对此次谈话耿耿于怀,开始对阿雷产生了不满。回想起来,当初我们的友谊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一个共同点上:我们都是别扭的半个中国人,没有跟他人相似的国家/文化的立足点(national identity),我俩在某个前不着村后不挨店儿的中间地带晃荡。现在,她对史蒂芬的种族歧视态度的纵容背叛了她自己最根本的人生立场之一。我最讨厌两种人:种族歧视/优化论者和极端宗教狂热分子--这两种人其实是一种,都极度拔高自己的优越感,喜欢把跟自己不同的别人踩在脚下。之后的几个月里,阿雷邀请我到她家里坐坐,我都找借口推掉了,一方面是不愿跟史蒂芬碰上怕自己不小心说出什么难听话来,一方面,必须承认,阿雷在我心里的地位大大降低了。

就在这当下,阿雷的母亲从德州搬过来,她身体不好,脑子也钝了,需要住到有专业人士照顾的老人公寓里。她找来找去,送进的公寓竟然就在我住所的街对面。她每周去看望母亲,于是我们又一起吃了两三次饭,我避着不问领养和史蒂芬的事,光讨论她的新小说--她开始写太监故事的后传,只不过这次女主角移居上海,打入高级妓女的后院探听文化奇谭。我笑道你这可别给中国读者看见,怎么全是糟粕啊?她说就是糟粕才好玩嘛,多神奇啊,我说她是现代高罗佩。新小说的题目叫上海之花,我几乎跳起来,问她是不是看过了侯孝贤的电影海上花,她茫然地看着我--难道世纪初的上海故事除了妓女还是妓女?

今年冬天冷得特别晚,却一下子就冻死人。在第一场雪来之前,阿雷邀请我参加她在去台湾之前就参加了的写作会,几个业余写手互相交流互相鼓励的非正式聚会。她问我可不可以开车接她去聚会,我说好。在车里,她说:"麻烦你了,史蒂芬拿车去用了。"

我应了一声噢。

"我们分居了。他现在借住在朋友家。"

我尽量眼望着路,十分缓慢地无声地长吁一口气。

还好阿雷不是那种观察别人细致入微的人,她并未觉察我的反应,也并未吃惊于我的不吃惊。

"你还打算去新西兰吗?"我问。

她点点头。"他始终不肯承诺。"

"承诺什么?"

"让我相信有了孩子以后,我们能信任他,依靠他的扶持。"

这我早知道了。毫无疑问她也早知道了。但是这么干脆地挥刀斩断一团乱麻的人,我还没遇到过。我记起她曾经多么迫切地想结婚,那些征婚广告们。。。

"过去我不想告诉你,"我犹豫一下,"史蒂芬的种族歧视,当你告诉我时,让我心里很不爽。但是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了。"

"嘿,我们还没正式离哪。"

我扭头看她一眼,阿雷并没有真生气的意思。"那么等你们复合了再跟我断交好了。"我开玩笑道。

她耸耸肩:"我可不能让小孩子有史蒂芬这样的爸爸,他不会爱她照顾她的(除非是金发碧眼绝顶聪明会自己换尿布自己吃饭娱乐自己并体贴老爸的秀兰邓波儿型号的机器娃娃,我心里说),到头来我还得保护这她不受到爸爸的精神遗弃和伤害,我还得同时照顾他们俩,我吃饱了撑的?"

"你行啊,我还真没见过你这么头脑清醒的。"我说,"如果每次我听到一个糊涂女自我虐待的新闻,天上就掉个钢镚儿,我早发财了。他也不能老指望你包下他的一切啊。"

"这几年所有的开销都是我出,那也算了,我又不小气,婚姻不就是夫妻俩互相扶持互相照顾吗?可是他什么也拿不出来,我躺在地板上被偏头痛折磨得半死,他老兄眼也不眨地跨过我身体,把音乐开得震天响娱乐他自己去了。"

我忽然想起另一个朋友曾跟我抱怨过类似的事:她不舒服,在厕所了吐了半天,躺在地上喘气,她老公自己在卧室里躺着一句问候也没有。他们后来也离了。

"还没长大呢。"我说。"可你没时间等他长大。"

她沉默了很久。我有点担心便扭头看了看她的脸:不不,她没在哭泣。但离婚--或者分居--是伤筋动骨的大事。史蒂芬搬走后这段日子不太好过吧?"你在吃药吗?"

"我一直在吃--哪儿敢停啊,上次停了以后没多久就差点进医院。但是回来以后还没找到个固定的精神科医生,过去看的那个现在没有空档接收新病人,我得找。"她说。她早提过在台湾找不到象样的精神科医生,这两年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挣扎过来的。

我想了想,字斟句着地说:"中国人的习俗是劝合不劝分,一般情况下如果我心里支持离婚嘴上会不好意思说。但是吧,这次我得说,你跟史蒂芬分开,我都松口气。--当然,我怎么看你不必上心,反正我总是支持你的。"说到这里,我忽然后悔了前两个月打算疏远阿雷的想法,原来归根结底是我自己不能接受和尊重别人的人生选择,在友谊上附加条件。"只要你把自己放在第一位,首先照顾好自己的需要,就好了。"我笑了一声,"不过我才不怕你听信了我的劝告呢,你从来都是想干啥就干啥自个儿拿主意的。"

她也微笑了。

我继续说:"我不会跟你说,别担心你会找到一个更好的人生伴侣,或者一切都会好起来,幸福光明在前面这类我自己也未必相信的P话。不过跟你说实话,我的确认为你会没事的--虽然现在难过点。"

虽然她未必需要,但我坚信好朋友的义务就是进诤言说心里话不打马虎眼。

"你会没事的。"我说。
Last edited by Jun on 2007-03-11 10:02, edited 10 times in total.

Rainbow
Posts: 336
Joined: 2006-01-19 0:11

Post by Rainbow » 2007-03-04 8:11

我有过一点点产后抑郁症. 不过这个好象和基因应该没有太大关系? 很多新妈妈都会得. 的确抑郁症的滋味象黑暗的幽谷.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7-03-04 9:07

产后忧郁症跟怀孕/产后体内的荷尔蒙大幅度波动有直接关系,这是肯定的。跟基因有无关系?我不知道,一时也查不到资料,但是,有些人产后得忧郁症甚至发展成长期的严重的忧郁症,而另一些人完全没事或者只有暂时轻微的症状,说明基因有可能有一部分的影响。实际上,忧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强迫症,扩大到二类糖尿病,直肠癌,乳腺癌,许许多多的疾病,都是genetic predispositon 加上环境影响的结果,区别在于因素百分之多少是内因,百分之多少是外因。拿阿雷的例子来说,如果她没有genetic predisposition,就算得了重病也未必会得忧郁症;反之亦然,如果有genetic predisposition却没有trigger event,也未必会得病。

很多人会得某种病,并不能说明就没有基因成份,例如,绝大多数的人都有偏爱高热量"不健康"食品的倾向,这明摆是古代survival基因造成的,但是在现代的环境下变成了导致心血管疾病不好因素。

精神疾病并不象大家想象的那样罕见。下面的官方资料(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说明,在任何一年内,有忧郁症的人口在所有(美国)人口的比例是5 -- 10%。(http://www.nimh.nih.gov/publicat/depression.cfm)
(http://www.nami.org/Template.cfm?Sectio ... ntID=26414).
女性的life-time prevalence是15%,就是说每一百个女人里平均有十五个在一生中得到至少一次忧郁症。

http://www.nimh.nih.gov/publicat/depwomenknows.cfm

更多的可靠信息可以查看:
NIMH的主页
http://www.nimh.nih.gov/
NAMI (National Alliance on Mental Illness) 的主页
http://www.nami.org/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7-03-04 10:34

这个台湾网站也不错。
http://www.happymood.com.tw
[quote]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朝露
Posts: 346
Joined: 2003-12-16 23:11

Post by 朝露 » 2007-03-04 19:00

顺便请教下JUN,产后忧郁症最长一般会持续多久呢?或者说,产后多长时间后还有抑郁倾向就需要正式去看医生? :roll: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7-03-04 20:03

下面是从NAMI的网站摘录的:
What are the symptoms of major depression?

The onset of the first episode of major depression may not be obvious if it is gradual or mild. The symptoms of major depression characteristically represent a significant change from how a person functioned before the illness. The symptoms of depression include:

persistently sad or irritable mood

pronounced changes in sleep, appetite, and energy difficulty thinking, concentrating, and remembering physical slowing or agitation

lack of interest in or pleasure from activities that were once enjoyed feelings of guilt, worthlessness, hopelessness, and emptiness

recurrent thoughts of death or suicide

persistent physical symptoms that do not respond to treatment, such as headaches, digestive disorders, and chronic pain

When several of these symptoms of depressive illness occur at the same time, last longer than two weeks, and interfere with ordinary functioning, professional treatment is needed.
如果你感到忧郁,烦躁,失眠,无气力/精力,对平时喜欢的事物失去兴趣,不愿同亲朋说话,不愿出门,影响到正常生活功能,症状超过两周,请务必联络你信任的医生或者找一个心理咨询师讨论。如果你不肯定,不要犹豫,还是找医生或心理专家讨论。如果你发现身上的黑斑突然扩大或者咳嗽老也不好,你肯定会去找医生检查的对不对?以防万一,就算没事检查一下也安心点。但是我一般建议找心理科专家(psychotherapist, licensed clinical social worker, psychologist, psychiatrist),因为很多很多的家庭医生对心理疾病了解不够深,经验不够广,不能够提供最好的治疗建议和选择。

qinger
Posts: 5805
Joined: 2003-12-24 15:09

Post by qinger » 2007-03-04 20:30

好看。Jun认得这么多精彩的人。
现在偶是胡军的扇子。

IF NOT
Posts: 838
Joined: 2005-11-10 2:32

Post by IF NOT » 2007-03-05 4:37

等着看JUN写到他们离婚。看得婚姻多了发现确是有规律的,JUN这个开头已经让我想起见过的一对了。能干的女人被“大男人”们唾弃,碰上个欣赏她的就兴奋的扑过去,结果发现是个吃软饭的。这世界上令人失望的男人真多啊,。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7-03-05 9:46

吃软饭没啥不好的。不过史蒂芬吃的很不尽忠职守,建议fire之。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7-03-05 11:28

我倒是怪同情阿雷的,史地分就是她的软肋,财力上支持还不够,精神上也纵容。不能完全用她平时的作风评判这个。我虽然明白JUN说的,因为一两件事对原来印象很好的朋友好感下降,但朋友也是凡人哪。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7-03-05 12:17

There are things I can totally shrug off that do not faze me. Then there are things that just sticks to me like the stench of a rotten fish in August. I just want to get as far away as I can. I guess that says something about me. That's my own quirks. I don't want to moralize myself. It's just instinctive.

Perhaps more people would mind their friends taking antidepressant drugs rather than having a racist husband, but I happen to feel the reverse.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7-03-05 12:48

What I'm trying to say is that it is not her fault that her husband is racist. If she is unfortunate enough to marry such a person then find out his racism, what is she supposed to do? Try to change someone's life-long belief? Or divorce him on that ground? Her finding escuses for him was probably just an attempt to find ease in her situation. That's why I feel sorry for her.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7-03-05 13:13

Logically you are probably right. I still loved her as a friend as I did before. She is still the same person; I can't blame her for Steven's being an asshole. My gut reaction was just my gut reaction, sort of like some people can't stand spiders, I can't stand snakes or anything wormy.

洛洛
Posts: 2564
Joined: 2003-12-05 12:35

Post by 洛洛 » 2007-03-05 14:18

:heartpump:
混坛上另一颗新星
luoluo11.ycool.com

putaopi
Posts: 4029
Joined: 2006-01-18 23:35

Post by putaopi » 2007-03-05 14:34

Jun wrote:Logically you are probably right. I still loved her as a friend as I did before. She is still the same person; I can't blame her for Steven's being an asshole. My gut reaction was just my gut reaction, sort of like some people can't stand spiders, I can't stand snakes or anything wormy.


她和斯蒂文就是缘分未尽,还会拖一段时间,长久不了。朋友么,也是有缘分的,互相陪伴一段时间就很好了,不必强求。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7-03-05 14:45

我没写完哪,还。

dropby
Posts: 10921
Joined: 2003-11-24 12:23

Post by dropby » 2007-03-05 14:53

我们伸着脖子等着呢.

putaopi
Posts: 4029
Joined: 2006-01-18 23:35

Post by putaopi » 2007-03-05 14:54

啊,还没完呢?等着峰转路回,斯蒂芬被尽快甩掉。

Rainbow
Posts: 336
Joined: 2006-01-19 0:11

Post by Rainbow » 2007-03-06 10:48

的确, 我也觉得这朋友是有点不太好做下去了.


对了,有时候觉得这个基因论简直是新版本的宿命论 --- 你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一切都已经在基因里写好了. 

:doh: 那篇文章说女性得忧郁症的比例比男人高很多,为什么这个不利的基因在漫长的自然选择中没有被淘汰? 这个基因又不象'爱吃高热量食物'那个基因在自然选择中那么实用.

water
Posts: 193
Joined: 2004-12-24 15:49

Post by water » 2007-03-06 11:02

有时候觉得这个基因论简直是新版本的宿命论
哈,我早就这么想了.要么是基因,要么是父母和社会,个人的努力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个人愿意付出努力也是基因决定了的.这么想就足够让人抑郁了.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7-03-06 12:05

这个结论完全不对。前面讲过了,忧郁症是基因缺陷+外界因素的结果,世界上大部分的病症都是内因+外因的结果,而外因虽然不能控制但可以缓解。举个乳腺癌的例子:有一种乳腺癌,只要你有带这个基因而且是女的,就有过半的可能性会得病,所以这种乳腺癌在犹太人某一族里非常常见。但是他们这一族也坚强地活下来了,直到今天,有了预防和治疗手段。她们可以一早查自己是否有这个基因,如果有,就等于几乎肯定在未来某个时刻会得乳腺癌,难道就因为知道了,日子都不要过了吗?

我的这个朋友,和许多其他的朋友,虽然得了忧郁症,但是吃药看therapist,一样过着100%的人生,多数生儿育女,乐观向上,工作和人生的成就一样也不缺少,不比谁过得差,也没见谁怨天尤人,自怜自惭,谁也没有就躺到不干了。他们照顾自己,每天爬起来工作,照顾自己照顾亲人,对朋友好等等,每一步都是自己走的路,父母社会基因哪一样也不能替代他们过日子。如果这还不是个人努力,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是个人努力。这些朋友虽然有"增加得到忧郁症可能性"的基因,但是肯定没有"受点挫折就躺倒不干"的基因。虽然他们每走一步路都要花比我多两倍的力气,每干一件事都要花比我多几倍的精神。他们才是更努力更有勇气不认输的。

人生本来就是宿命的,生下来条件再好再高级再刀枪不如,一样会老会死。大多数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缺陷,有人个子矮,有人生得不美,有人智商不过百,有人得糖尿病,有人得心脏病。谁也不用看不起谁可怜谁,包括自己在内。

water
Posts: 193
Joined: 2004-12-24 15:49

Post by water » 2007-03-06 13:24

我的这个朋友,和许多其他的朋友,虽然得了忧郁症,但是吃药看therapist,一样过着100%的人生,多数生儿育女,乐观向上,工作和人生的成就一样也不缺少,不比谁过得差,也没见谁怨天尤人,自怜自惭,谁也没有就躺到不干了。
是,通过你对抑郁症的看法我能想象你接触的是那种抑郁症患者。人的看法没办法不受自身经历的影响。

我身边的抑郁症患者只要是乐观积极治疗的,都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或者甚至完全断药。

可是另外一种不但在家人朋友付出了很大耐心关怀情况下还是拒绝配合治疗,而且有意识的利用自己的病情来控制身边的亲人,把本来就自私自利的性格发挥到极致,如果不用性格缺陷来解释,我是真找不到别的解释。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7-03-06 15:03

除了忧郁症,还有很多其他的精神科方面的疾病和次疾病:bipolar disorder, anxiety distorder,personality disorders,addictions,等等,更别提有正常范围内的生活能力和精神状态,但是性格有缺陷的人,还有生活能力超强但是完全没有conscience的psychopaths。有很多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能改善,有些可治愈,有些完全不影响正常生活,也有些是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甚至有大规模毁灭性的。

有时候有了最精确的解释也一样没办法治疗或改善。有时侯就算是能够把根源因素怪到父母身上,或者归结到生理原因,也不能就带来有效的治疗。如果你的亲戚(表妹是吧?)拒绝接受治疗完全不配合,那也没办法,至于她的亲人是不是要跟她切断关系,让她自生自灭,保全其他人的精神健康和正常生活,那也只能是当事人的决定。

有很多的病症和现象不是现有的技术和手段能治好的,就好象一百年前得了肺炎两百年前得了霍乱也没有办法。C'est la vie。

water
Posts: 193
Joined: 2004-12-24 15:49

Post by water » 2007-03-06 21:38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突然之间,这两年我身边一下出现了好几个这方面出问题的人,有的是我的亲人,有的是我很熟悉的朋友,也有间接的朋友和认识的人.

我原本的以为是,当我越了解这方面的疾病,接触得这方面疾病的人越多,可能会更加多一些对这方面的了解,对得这方面疾病的人越来越少的同情支持,因为现代医学的进步增加更多的信心,而不是恐惧害怕.

结果是我反而对这方面的疾病越来越悲观.积极健康的人遇到打击或者身体调整不过来的关口一下子崩溃过去, 大多都能在医生亲友的帮助下恢复过来.本身就有性格缺陷(这么说,Jun可能要跳起来,可我实在不知道用什么别的词来代替),就是为人本身比较关注自我,或者说就是比较自私自利的,要么是不配合治疗要么是反反复复几进宫总没有起色.现在的基因遗传理论真是赋予了"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新的含义.

森林的火焰
Posts: 2913
Joined: 2005-09-08 9:45
Contact:

Post by 森林的火焰 » 2007-03-06 22:11

如果放在过去,治好治不好的全都归为性格缺陷,或者以虐人虐已的方式发泄出来(想过没有,为什么成长过程中听说过那么多恶婆婆,一点小事就大哭大闹的妈妈,拿着菜板在街上剁着恶咒的大婶,可以当街唇枪舌剑吵上几个小时的陌生人),大家当面关怀背后嘲笑,善良的人委屈求全,刚硬的恶人磨恶人两败俱伤,难道是一种比较可以接受的状况?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7-03-07 7:45

我不会跳起来。性格缺陷是古已有之的现象,我怎么会否认?DSM-IV里面列出四五个personality disorders,并且明白地说很难治。现代科学和医学,就算能解释现象(况且很多的精神科心理学现象尚未有可靠的解释),也不等于就能治疗或者治好。
我原本的以为是,当我越了解这方面的疾病,接触得这方面疾病的人越多,可能会更加多一些对这方面的了解,对得这方面疾病的人越来越少的同情支持,因为现代医学的进步增加更多的信心,而不是恐惧害怕.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让你生气的是什么?是医学不能帮助你的朋友?你觉得用基因理论解释某些精神疾病(或者性格缺陷)很不公平吗?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7-03-07 8:05

If I interpret it correctly, you are frustrated. It is completely normal and natural to feel frustrated over friends and family members with either mental illness or personality disorders.

I've seen friends and family of the mentally ill have the kind of frustration below. I don't know if this is similar to your frustration, but this is common:

They look fine, healthy, with arms and limbs and no apparent defects. Why the hell can't they get off their butt and help themselves? They are just hiding behind all the excuses of chemical imbalance and genetic defects and feeling like they can get away with being lazy and self-destructive. Why can't they get better and stop being a burden on their friends and family?

And I am not being sarcastic when I said that at some point, the family that cannot deal with the person's mental illness or personality disorder or self-destructive behavior (eg, addictions) have to cut their ties to save their own sanity. Not everyone can be helped or cured. A friend or a family member does not have to feel guilty for giving up on someone with mental illness, personality disorder, or self-destructive tendencies. Meanwhile, this friend/family member can still have sympathy for the ill without condemning them. If we can let go of friends and family members who have other types of incurable illnesses, like cancer or AIDS, without moral judgment, why not mental illness?

I just want to make clear that I do not want to sound like I'm passing judgment on frustrated friends and family members and loved ones of the mentally ill.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sympathize with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as we naturally sympathize with other diseases. It seems, to the healthy, so EASY to fix the problem. We are not equipped to intuitively "forgive" and accept those with mental illness. It takes a lot of analogy, argument, and thinking. It's hard for the well to feel for the ill. It's even harder to acknowledge that sometimes we are powerless to help them. The worst, most heart-wrenching are addicts and self-destructive people. (If you've seen a documentary series on A&E television called "Intervention", you'll get an idea.)

But I would argue that we, the mentally healthy, can learn to be less frustrated with the mentally ill. That does not mean we have to sacrifice our own sanity to take care of them or that we are obligated to cure them. We can still treat them with sympathy, dignity, kindness, without moral judgment, while letting go of the expectation that they SHOULD be and CAN be cured.

water
Posts: 193
Joined: 2004-12-24 15:49

Post by water » 2007-03-07 10:52

Oh, you seem convinced that my frustration must come from my anger at the patients or my lacking of understanding of mental illness. There is no moral judgment involved from my side. If there is a lesson I learned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in the past, that would be try not to judge other people. It’s not about them but about me.

My experience actually confirmed your previous posts about infant attachment and genetic defects. Because Chinese society values the overall achievement of the whole family rather than the individuality of each person, parents usually mold the children incessantly for their interest so their influence on the child goes way pass the infancy and most of the times is more powerful than the world outside the house.

So it comes back to fate. I am not trying to deny personal efforts to change fate. But even that is build into us, registered in our brain. We are doomed at the moment we are born, with the genes, the parents and the society. There is so little we can do with our fate. C'est la vie.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7-03-07 11:29

如果我上面说的话暗示,假设你的本意就是道德审判患者,那么我道歉。实际上我完全不了解你的本意,所以我反复说,我不明白你的意思,是不是xxx?如果不是,那最好,那是我猜错了,对不起。

我完全没有针对你的意图。我只想在这个公众场合里指出一种普遍的现象:亲友和家人和大众经常误解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卫生,或者对这方面的治疗有误解。希望更多的人看到了能采用。对成因和科学病理方面了解越多,越能帮助所有的人,包括病人和家属减少恐惧和偏见(正如你前面所说的),就算不能直接达到治愈的结果,也是有好处而无坏处的。

另外我不认为接受了看似"宿命"的解释,就直接得到悲观无力的结论。在我们对成因和解释一无所知的时候,更加没有帮助和治疗精神疾病的办法,再积极的态度也是白费。先天的缺陷和问题,环境的打击和影响,并不等于就没有改善和治疗的手段。其他病(包括先天的和后天的)可以治疗甚至治愈,精神疾病也可以;虽然不能每个人都救,但救一个算一个,每治好一个都是给下一个病人带来希望。无需害怕,无需恐惧。

在精神健康上面,因为大环境的偏见和无知而错过治疗和救人的机会,才是最让人惋惜的。我不是针对任何人,也不是要批判社会,而是想我在公众场合多说几句,被陌生人看见了,哪怕没有被我说服,或者并不全信,但是十个里有一两个能将信将疑再去找资料查信息,说不定就能小小地改变一两个人的想法,如果觉得自己有症状,不必躲起来一个人suffer,而能产生一点希望,寻求帮助和治疗,是可以改善可以好起来的。

世界上有很多的天生缺陷,小到近视眼,大到乳腺癌,都不在个人能力控制之内,但也不需要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第一,能治,很多人都治好了;第二,就算不能治,还是可以更好地cope,身残志坚,不被疾病打倒。

这就是我要说的。(这两天在读一本心理治疗方面的著作,过两天写写贴出来。)

森林的火焰
Posts: 2913
Joined: 2005-09-08 9:45
Contact:

Post by 森林的火焰 » 2007-03-07 12:51

不仅仅是精神健康这一个方面:了解和认知,是现代社会提供的便利,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收集信息,独立思考,做出”下一步怎么走“的判断,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成了个人的责任,别人帮不上忙。
和尚或祭司告诉人,生老病死是因为前世里做了什么什么,人们得了个”解释“,突然好象很难面对的事情就不那么难面对了;如果自己收集和分析来的信息表明,不幸是中了个一百人一个的彩票(先天性心脏病?乳腺癌?抑郁?),就这么简单而已。中彩票的原因是因为环境中有彩票存在和某天手痒出手买了一张(环境?基因?)。既然这样,为什么会感到更绝望更无力呢?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Rainbow
Posts: 336
Joined: 2006-01-19 0:11

Post by Rainbow » 2007-03-07 13:37

我是这样理解的。比如周围有这样的精神疾患人的时候,也许我并不知道基因理论,会想法开导她/他,觉得也许自己能帮助他。但是我现在知道了这个理论,那么我会觉得我的帮助对他/她不见得有用处,基因决定他会这样。我的安慰开导在基因面前是如此地苍白无力。。。然后就会觉得自己很徒劳,就放弃了。

比方说有人学习不好,但是以为勤能补拙,然后就很努力。这样不也很好吗。可是突然有人跑来说你别学了,你基因决定你就是一笨人,再努力也不行。这不是很消极吗,你怎么让人家再打起精神努力下去。
:doh:

洛洛
Posts: 2564
Joined: 2003-12-05 12:35

Post by 洛洛 » 2007-03-07 14:11

笨的人努力学习,也好过作文盲呀。不能补100%,能补10%也是好的。毕竟完美的精英大概本来也不多。
能帮助别人是好事,不要放弃努力。
混坛上另一颗新星
luoluo11.ycool.com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7-03-07 14:30

我真的低估了基因这个词给人的强烈印象。

其实一个人的特定基因组成,跟其他一切个人控制之外的因素一样,天要下雨,我不能打伞吗?娘要改嫁,我不能去跟爹住或者跟后爹搞好关系么?世界上什么事情是百分之百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精神疾病方面的基因缺陷,并不比别的缺陷更惨。难道说,有了近视眼的基因,得了近视眼,就自怨自艾不戴眼镜了?
也许我并不知道基因理论,会想法开导她/他,觉得也许自己能帮助他
关于治疗精神疾病,其实跟知不知道基因都没有关系,只要有药有证明管用的therapy(不包括精神分析学--没有效果的)能真正改善病情,咱就治!管他什么原因呢。倒是普通人一般概念里的开导,劝,思想工作,等等做法,绝大部分时候不仅没用反而增加病人自责和痛苦,省下来也罢。

糟糕的现象,让人担心的现象,不在于怕病人一听说这是生理/遗传/非自主的病就放弃不干了,而在于病人和广大人民群众都不把精神疾病当病看,以为普通的教育/劝导/思想工作, 甚至自我开导, 就能解决的问题,耽误了治疗,造成严重后果。好心帮倒忙的开解和劝导督促等等,在真正的精神疾病上不仅没好处,而且经常会加重病人本身的罪恶感和自我否定。做为想要帮助病人的亲属朋友,除了引导和帮助病人得到适当的专业的治疗之外,应该尽量少用普通的思想工作(尤其是中国文化里流行的,长辈对小辈,社会主流对偏流,的教导方针)方法来对待病人。
比方说有人学习不好,但是以为勤能补拙,然后就很努力。这样不也很好吗。可是突然有人跑来说你别学了,你基因决定你就是一笨人,再努力也不行。这不是很消极吗,你怎么让人家再打起精神努力下去。
有人智商105,天生没有数学细胞(基因?),却以为勤能补拙只要拼命努力就能变成数学界权威--难道应该鼓励他们浪费生命吗?但是人生的目的一定是当上数学权威吗?改念文科,发掘自己在其他方面的天赋,适应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从善而流,幸福而满足地过一辈子,并且爱别人被人爱对他人和自己的生活作出小而实际的贡献,难道不值得打起精神来好好适应"上天赐给"自己的身体和条件, make the best of it 吗?
Last edited by Jun on 2007-03-07 14:42, edited 1 time in total.

water
Posts: 193
Joined: 2004-12-24 15:49

Post by water » 2007-03-07 14:36

Jun不用这么客气,我应该谢谢你才对.我完全理解你对"道德审判患者"的看法,在中国不要说是非医务人员,就算是许多的医务人员,对精神疾病的第一反应也是批评教育病人.这个我体会非常深刻.

我想我的失望部分来自于中国精神疾病治疗的大环境和现状.不是没有治疗手段不错的医院,可是需要长期的整个家庭的全部精力和经济上的投入,而且医院都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少数大城市. 家庭和社会的问题也不是单纯的不了解这方面的疾病这么简单.许多精神方面的疾病就是家庭和社会造成或者诱导的.我表妹的例子算是很极端了,及时没有那么极端的例子里,家庭的病态既是病人发病的诱因又导致家庭不可能在治疗上起积极作用.比如说厌食症患者,对患者的行为治疗很多时候是伴随着对患者家庭的行为治疗.即使如此,许多在医院疗效不错的病人回到家里很快旧病重来.中国有句话说得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纠正一个人的病态就已经很难了,胡论要纠正一个家庭几十年来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

所以我说是宿命.有时候你知道得很清楚问题在哪儿,怎样才能改变,可是被自身(这个不是对患者进行道德审判,这是客观事实,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包括身体健康上的苦痛时每个人的反应确实和他的性格有关系),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局限,你就是打不开这个结,就是会走这条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7-03-07 14:52

是啊,有时侯悲惨的不是基因决定命运,而是这些外界的条件限制了本来可以治疗和缓解的现象。打个比方哈,这年月得了肺炎没有理由会死人的,明明可以用抗生素治好,但是在闭塞的穷乡僻壤,买不到药,只好看着病人死掉。当然这是很痛心的。但是,世界上总有很多不好的不合理的不公平的现象,不在个人控制范围之内,一瓢一瓢地舀水也舀不干大海,我们仍然不必悲观绝望,因为不合理现象永远存在,我们可以接受它,但仍然积极地活下去,明知道悲剧每天在发生,但仍然积极地活下去。至少,有了准备,虽然这一次没能避免这个悲剧,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会多一点经验多一点胜算,帮得一个算一个,帮不了也没关系。人生不全是悲剧也不全是欢喜大结局,见机行事罢了。

garfield
Posts: 9
Joined: 2004-05-21 4:42

Post by garfield » 2007-03-07 19:34

新西兰 :admir002: Jun很喜欢这个国家吧。 :love011:

sanxiao
Posts: 211
Joined: 2004-12-07 19:59

Post by sanxiao » 2007-03-08 0:42

Jun wrote:这个结论完全不对。前面讲过了,忧郁症是基因缺陷+外界因素的结果,世界上大部分的病症都是内因+外因的结果,而外因虽然不能控制但可以缓解。举个乳腺癌的例子:有一种乳腺癌,只要你有带这个基因而且是女的,就有过半的可能性会得病,所以这种乳腺癌在犹太人某一族里非常常见。但是他们这一族也坚强地活下来了,直到今天,有了预防和治疗手段。她们可以一早查自己是否有这个基因,如果有,就等于几乎肯定在未来某个时刻会得乳腺癌,难道就因为知道了,日子都不要过了吗?

我的这个朋友,和许多其他的朋友,虽然得了忧郁症,但是吃药看therapist,一样过着100%的人生,多数生儿育女,乐观向上,工作和人生的成就一样也不缺少,不比谁过得差,也没见谁怨天尤人,自怜自惭,谁也没有就躺到不干了。。虽然他们每走一步路都要花比我多两倍的力气,每干一件事都要花比我多几倍的精神。他们才是更努力更有勇气不认输的。

人生本来就是宿命的,生下来条件再好再高级再刀枪不如,一样会老会死。大多数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缺陷,有人个子矮,有人生得不美,有人智商不过百,有人得糖尿病,有人得心脏病。谁也不用看不起谁可怜谁,包括自己在内。
jun你说得太好了 :admir002: :admir002:

我还记得几年前因为工作我第一次接触到艾滋病感染者,当时特别震惊的就是他们看起来都很平静的在过正常的生活,种地做生意教育孩子上大学,我还傻乎乎的想,看起来大家都过的不错啊,没什么人因为知道自己终将发病而怎样怎样,这个病没有宣传的那么影响大家生活啊---我知道我那时候是白痴,让砖砸我吧(那个表情符怎么没了?)
要到这么些年的工作和经历以后,我才真正明白他们能够让自己还正常的生活,是因为他们付出了比我很多倍的努力和勇气,是因为他们比我有更多更多的韧性和耐心 :heartpump:

water你说得这个无力改变大环境而觉得很沮丧,我的经历让我觉得,能改变一点是一点,可能就是那么不起眼的一点,可能就是象jun这样在公共论坛上耐心多说一句话,就已经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一点环境,帮了一个人。 我知道的一个艾滋病患者,大学在读,准确的说我并没有见过他,我只是听过他的声音,因为不想让他看到有陌生人出现而担心,他来的时候我就躲在了药架的深处。他能够坚持读下去,据他自己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一个组织帮他解决了一个对他很重要的障碍。这个障碍不是学费(他家很穷不然干吗卖血),也不是因为艾滋病在中国还很难治疗没有希望,而是当时他吃的一种药只有粉剂没有片剂。因为种种原因,这个大学生觉得如果一直吃粉剂同学就会发现他得的是什么病,而片剂就不会。他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片剂,几乎要放弃上学。后来他找到了片剂,于是皆大欢喜。你看,不过是这么一点小小的改变,已经足以帮助他恢复信心,继续自己的求学之路
活鱼十块一斤, 死鱼五块一斤;
活虾30一斤, 死虾15一斤;
活蟹60一斤, 死蟹只好扔掉;
所以, 生命宝贵, 我们要珍惜生命

森林的火焰
Posts: 2913
Joined: 2005-09-08 9:45
Contact:

Post by 森林的火焰 » 2007-03-08 9:07

三笑猫又出现了。 :lol: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sanxiao
Posts: 211
Joined: 2004-12-07 19:59

Post by sanxiao » 2007-03-08 21:19

火焰我在你的博上留不了言,老说我的验证码是错误的 :confused007: 。msn我也不敢上,同事们排着队在上面追杀我呢 :dog001: ,回头给你发邮件吧。还有,那张中国移动的照片贺年卡是你么,照片不清楚啊
活鱼十块一斤, 死鱼五块一斤;
活虾30一斤, 死虾15一斤;
活蟹60一斤, 死蟹只好扔掉;
所以, 生命宝贵, 我们要珍惜生命

森林的火焰
Posts: 2913
Joined: 2005-09-08 9:45
Contact:

Post by 森林的火焰 » 2007-03-08 22:28

好象歪酷时常犯这毛病,好几个人跟我抱怨了。这两天又好了似乎?
中国移动的贺年卡?如果是狸猫团长寄的,那应该就是我啦 :f59: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qinger
Posts: 5805
Joined: 2003-12-24 15:09

Post by qinger » 2007-03-08 23:23

我很好奇, 实地分这样的人似乎很多。
可是他们离开了供他们依赖的人后也能活得好好的, 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偶是胡军的扇子。

simonsun
Posts: 2663
Joined: 2006-12-24 4:41

Post by simonsun » 2007-03-09 2:05

Knowing wrote:吃软饭没啥不好的。不过史蒂芬吃的很不尽忠职守,建议fire之。
seems she's already done that...

the story goes as expected... :admir001:
Violent delights.

simonsun
Posts: 2663
Joined: 2006-12-24 4:41

Post by simonsun » 2007-03-09 2:06

Jun wrote:这个结论完全不对。前面讲过了,忧郁症是基因缺陷+外界因素的结果,世界上大部分的病症都是内因+外因的结果,而外因虽然不能控制但可以缓解。举个乳腺癌的例子:有一种乳腺癌,只要你有带这个基因而且是女的,就有过半的可能性会得病,所以这种乳腺癌在犹太人某一族里非常常见。但是他们这一族也坚强地活下来了,直到今天,有了预防和治疗手段。她们可以一早查自己是否有这个基因,如果有,就等于几乎肯定在未来某个时刻会得乳腺癌,难道就因为知道了,日子都不要过了吗?

我的这个朋友,和许多其他的朋友,虽然得了忧郁症,但是吃药看therapist,一样过着100%的人生,多数生儿育女,乐观向上,工作和人生的成就一样也不缺少,不比谁过得差,也没见谁怨天尤人,自怜自惭,谁也没有就躺到不干了。他们照顾自己,每天爬起来工作,照顾自己照顾亲人,对朋友好等等,每一步都是自己走的路,父母社会基因哪一样也不能替代他们过日子。如果这还不是个人努力,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是个人努力。这些朋友虽然有"增加得到忧郁症可能性"的基因,但是肯定没有"受点挫折就躺倒不干"的基因。虽然他们每走一步路都要花比我多两倍的力气,每干一件事都要花比我多几倍的精神。他们才是更努力更有勇气不认输的。

人生本来就是宿命的,生下来条件再好再高级再刀枪不如,一样会老会死。大多数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缺陷,有人个子矮,有人生得不美,有人智商不过百,有人得糖尿病,有人得心脏病。谁也不用看不起谁可怜谁,包括自己在内。
well said :admir001:
Violent delights.

Rainbow
Posts: 336
Joined: 2006-01-19 0:11

Post by Rainbow » 2007-03-09 10:02

倒是普通人一般概念里的开导,劝,思想工作,等等做法,绝大部分时候不仅没用反而增加病人自责和痛苦,省下来也罢。 。
那我就不内疚了,看来本来我也帮不上谁。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7-03-11 10:02

写完了自己提上来。不好意思拖这么久。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7-03-11 10:57

我也觉得她会没事的,最后这样的当机立断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

而且Jun你也处理得很好。在对待非常亲密的朋友时,我就忍不住不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有时侯简直是太直率。其实不在她的鞋里,总是不能完全理解其种种苦衷,而且人和人总是不一样,所以在我看来是再明显不过的选择,在她而言并不容易。然后她做了另种选择后,作为至亲密的朋友,还是要一如既往地支持她。

有感而发。

karen
Posts: 3020
Joined: 2003-11-22 18:51

Post by karen » 2007-03-11 13:02

Jun写得真好。
More and more, I feel being someone's friend is to give that person the space and time to deal with his/her problems. It helps more to listen than to give advice; to support than to judge. This is certainly easier said than done. I myself really appreciate people who don't probe and don't give unsolicited advice.

汝南
Posts: 193
Joined: 2004-10-05 11:34
Contact:

Post by 汝南 » 2007-03-11 20:28

写得真好,尤其最后一段,心有戚戚。 :love011: :love011:
Let it be light.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7-03-12 7:25

我才是给人提供unsolicited advice的专家呢,过去年轻的时候比现在更厉害。最近在学习和练习Albert Ellis的理论"无条件接受自己和别人"才有所改进的。比较要好的朋友之间这本来就是一个模糊的界线,一方面老给人指手划脚地出主意不好,而且暗示你瞧不起/反对对方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另一方面整天虚委与蛇客客气气那也不是朋友关系了。多数情况下我也忍不住要给朋友a piece of my mind,不过最近学到的端正态度的地方主要不在于说不说,而是1)怎么说,用什么态度说;2)我说了,对方听了拒不接受,此后我怎样反应。

人之患好为人师(是不是这么说的?)。我这个人观点意见特多,乱七八糟的啥都插一句,有时侯处理朋友关系时也很矛盾。我想避免"我懂得多而且旁观者清你应该听我的"的态度,更要避免"我是为你好你怎么不采纳我的意见"的反应,期待别人同意我的立场并且立刻就开始积极地生活。不过这些对自己的期望也是"尚未成功",还在"仍需努力"的地步。好在现在周围的朋友基本上都认识多年,互相知道脾气,也不会太把我当回事。 :mrgreen: :love019:

icefire
Posts: 983
Joined: 2004-01-17 13:40

Post by icefire » 2007-03-13 1:56

写得真好! :heartpump:

Post Reply